close

古典音樂名人堂--普羅高菲夫

分類:愛樂電台
2008/02/11 11:58
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


年代:1891~1953
國籍:俄國
定位:
.橫衝直撞,五味雜陳。天生反骨,頭角崢嶸。
.活在當下,放眼未來的音樂異議人士。

一、音樂風格該變了?


.在十九世紀以前,俄羅斯的音樂界尚未發展出一個屬於 俄國本土的音樂傳統。在當時帝俄統治的舊時代,沒有全國性的音樂基礎,直到1830年代,才出現與西方社會等量齊觀的音樂家,其中葛令卡(Mikhail Glinka, 1804-1857)的歌劇便奠定俄國音樂的基礎。
.1862年成立的聖彼得堡音樂院,以及1866年成立的莫斯科音樂院,逐漸為俄國的音樂活動促進發展,造就近代許多著名的音樂家,例如柴可夫斯基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拉赫曼尼諾夫 (Sergie Rachmaninov, 1873~1943),以及後來的普羅高菲夫蕭士塔高維契 (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等人。
.從十九世紀的音樂風氣來看,俄國雖然有「俄國五人組」大力倡導屬於本土的音樂創作,但是大體上,創作形式仍不脫離傳統的曲式、調性這些模式。不過十九世紀期間,由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諾夫等人所發展出來的俄式浪漫風格,卻也為當時的俄羅斯樂壇找到一個定位。只是,進入二十世紀的當口,俄國音樂的發展,音樂細胞開始突變。


二、音樂界的「壞」小孩


他寫過極富聲音趣味的兒童音樂故事「彼得與狼」,但他卻是個壞小孩?
.法國作曲家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可以說是天生的叛逆者,經常挑戰權威、滿腦子古怪的想法、並且喜歡發表一些怪誕、無調性可言的曲子。類似的狀況,也出現在普羅高菲夫的身上。
. 普羅高菲夫的「壞」,其實可以看作是一種反動,並且反映在兩方面上:第一,是他的個性頑皮、有時甚至難以親近,因此在聖彼得堡音樂院的十年間,和別人衝突 不斷;第二,則是他對當時走浪漫路線的音樂心生反感,於是專門寫一些讓前輩作曲家聞之色變的音樂,例如「邪惡的暗示」(1909)、「第一號鋼琴協奏曲」(1911)等等,在校時便引起很多爭議。
.姑且不論他們在個性上難以與人相處的一面。他們在音樂上「使壞」,其一是感覺到過去「熟透了」的音樂型態已呈疲態,另一方面他們發現了音樂其他的可能性。在十九、二十世紀交替之際,變化急劇的時代,這種反動也帶來了活力。


普羅高菲夫1934年畫像


三、成也祖國,敗也祖國?


.普羅高菲夫是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家之一。他的一生,經歷了三個主要的時期,從帝俄的末期、兩次世界大戰中旅居歐美的時期、以及史達林時期的蘇維埃。期間音樂風格的變化,卻也讓他的定位顯得模糊不清。


(一)帝俄末期的俄國階段


?普羅高菲夫於1904年就讀聖彼得堡音樂院,於隔年便遇到俄國革命的事件,他在這種緊張、不安的狀況下,度過多感的青少年時期。加上他自幼腦海裡許多奇特的想法和個性使然,不難想像他此時創作出的音樂有何種衝撞性。
.在鋼琴面 前,普羅高菲夫立刻面色冷冰,並且製造出感覺荒涼的聲音(至少對當時的聽眾而言是如此),大量的不和諧音,無視蕭邦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 1810~1849) 和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的傳統。因為,他認為鋼琴應該被視為一種「敲擊樂器」,既然如此,就要以敲擊樂器的型態來演奏,就算演奏曲目上沒有蕭邦或是李斯特的 作品,照樣行得通。
.姿態強硬,堅持己見!1914年獲得鋼琴演奏的魯賓斯坦獎那一次,他就不彈指定的古典協奏曲,而執意演奏自己寫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而曲子在當時的前衛程度,自然受到保守派的攻擊,以及現代派的大力讚賞。
.普羅高菲夫在1918年離開俄國之前,他的音樂明顯地充滿尖銳的不和諧音、諷刺式的幽默,也具有生命力。此外,也表明了他反對浪漫主義音樂的立場。儘管如此,他的音樂並未完全脫離傳統範疇,仍有調性的存在。


 (二)旅居歐美時期


1917年俄國革命爆發,沙皇被推翻。革命為俄國人民生活帶來的巨變,來自於政府的方針。早期的蘇維埃政府在藝術上的政策寬鬆,不過普羅高菲夫對革 命的結果持保留態度,因為他察覺新政府有比音樂更重要的事情要考慮。1918年普羅高菲夫獲准暫時出國,於是開始了旅居國外的生活。


.事實上,普羅高菲夫的美國之行也引起議論,從他那種尖銳、冷淡、具有衝擊性的演奏方式,帶來某些新鮮的感受,但是人們以熟悉的李斯特等音樂巨匠與之相比,他的音樂沒有浪漫可言,只像是現代的機械般冰冷。雖然帶來一些人的尊重,但是一般人並不喜歡他。


「三橘之戀」舞台設計圖


.1921年,他的作品「三橘之戀」在芝加哥上演失敗,他對美國的觀感更加不好。他想到那些總是稱「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是大作曲家」的人、對新作品無法接受的評論者、一再演奏「平凡」曲目的人,就氣得火冒三丈,憤而離開美國而前往法國巴黎發展。
.巴黎時期,普羅高菲夫受到編舞家戴亞吉列夫(Sergei Pavlovich Diaghilev, 1872-1929)的注意,並委託創作芭蕾舞劇音樂。此外,還完成了「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在舉辦頻繁的音樂會之下,受到矚目。比起美國時期以演奏家為主的角色,他在法國儼然是新時代的作曲家。
?1920年代,普羅高菲夫在巴黎時期的創作風格更為現代,他開始脫離調性的作曲形式,突然爆發的旋律,是此時期的特色之一。但是他明顯反浪漫主義、鋼鐵般的冰冷風格,其實很難敵得過「法國六人團」、以及拉威爾 ( Maurice Ravel, 1875-1937 ) 等法國音樂的全盛時期。至此,普羅高菲夫在國外的創作活動已然結束。

 (三)蘇聯時期


.普羅高菲夫於1927年返回蘇聯,雖然歸國原因不明,但與他對西方音樂界的不滿,不無關係。
.歸國之初,普羅高菲夫受到推崇,生活充實而忙碌,他對當時的現狀頗感滿意。但是當蘇維埃政府開始對音樂家進行約束時,便覺反感。最初即是從史達林打擊蕭士塔高維契的歌劇「馬克白夫人」作品開始。
.至此,史達林規定,蘇維埃歌劇必須遵守以下準則:


    - 必須以社會主義的內容為題材。
    - 音樂必須是「寫實的」,應以俄國民謠為基礎,不能有不和諧音。
    - 劇情是「前進的」,意即要有歌頌國家的圓滿結局。


隨著蕭士塔高維契的創作大幅撤退,普羅高菲夫在1930-1940年代領導蘇維埃音樂界。但是,或許在思想箝制的狀況下,普羅高菲夫的風格較以往為穩定,雖然仍保有個人在節奏、旋律、和聲上的風格,但是前衛的性格已經淡薄許多。



維諾納茱麗葉雕像


.雖然史達林時期,俄國的作曲家已淪為國家宣傳的工具,但頑強的普羅高菲夫並不怕,期間仍創作出許多傑作,例如電影音樂「基傑中尉」、「亞歷山大.涅夫斯基」,還有「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為兒童所寫的「彼得與狼」、芭蕾舞劇配樂「羅密歐與茱麗葉」等等,頗受國際重視。
. 但是,意識形態高張的蘇維埃時期,普羅高菲夫與其他作曲家們,都免不了被批判與整肅。包括普羅高菲夫、蕭士塔高維契、哈察都量(Aram Ilyich Khachaturian, 1906~1978)、苗斯科夫斯基等人,都被指控犯了「形式主義」、以及「與蘇維埃人民及藝術脫節」的錯誤。諷刺的是,他們還得公開認錯,這種在許多人 都搞不清楚「形式主義」為何物的狀況下,一個本來可以具有創新構思的俄國音樂界,就被硬生生地給扼殺了。
.蘇聯時期,普羅高菲夫的音樂創作空間,被壓縮在一種「社會功能」的框架裡,簡化了的和聲、易懂的表現方式、遵守調性,並且運用俄羅斯民謠,在受到共黨「指責」之後,他晚期的作品,更是轉為偏重旋律、抒情的走向。當時政治、意識形態的干涉,影響甚鉅。

四、「難以定位」就是普羅高菲夫的定位?


?普羅高菲夫的曲風遊走於多種路線之間,使得旁人難以捉摸他的方向,從清新的「古典交響曲」、充滿黑色幽默的「三橘之戀」、抒情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到個性強烈如鋼鐵般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普羅高菲夫以其異於世俗潮流的音樂風格,招來世人許多的責難與攻訐,不過,卻也為他在眾聲喧嘩的二十世紀樂壇,贏得聲譽。


畢卡索畫作「鋼琴」


.二十世紀的俄國作曲家當中,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已然成為二十世紀樂壇的畢卡索,而蕭士塔高維契在許多西方音樂史家的眼中,則屬於傳統的代表。然而,普羅高菲夫的音樂一方面新穎聳動,有時又依循傳統,對照之下就不易歸類。
. 他的好友,編舞家戴亞吉列夫曾對他這種音樂風格「不能專一」的狀況有所批評:「藝術要有所愛恨,不然你的音樂就無個性可言」。普羅高菲夫反駁說:「但是這 樣就顯得狹隘」。戴亞吉列夫回擊:「大砲要射得遠,就不能分散火力」。這個觀點,或許也是許多人對於普羅高菲夫在諸多作曲方法上,情感似乎投注不夠的感 覺。
.即使受到批評,普羅高菲夫率直的個性,依然對自己充滿自信。他曾在自傳中敘述自己的五大創作風格:

 -古典因素 (例如「古典交響曲」)
 -創新手法 (例如「鋼琴曲「邪惡的暗示」
 -觸技曲風 (例如鋼琴曲「觸技曲」)
 -抒情旋律 (例如「羅密歐與茱麗葉」)
 -嘲諷譏刺 (例如「譏刺曲集」)


他不隸屬任何樂派,卻引導著二十世紀三零、四零年代的音樂風潮,並以其許多精心傑作,撼動人們的心靈。


五、時運不佳?還是「形勢比人強」?



史特拉汶斯基素描


.二十世紀的音樂,除了以德布西和拉威爾所發展出來的「印象樂派」語法之外,其他音樂家也試圖擺脫現有的音樂模式。例如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發展出來的「十二音列」作曲法;外號「音樂變色龍」的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以多變、現代的曲風,影響二十世紀許多藝術創作;英國作曲家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擺脫古典形式,也不遵循前輩塑造的英國田園風格,而發展出新的現代歌劇。音樂家們重新定位這塊音樂版圖,他們的創新是對過往的一種顛覆,也是對當下聽眾習慣的事物進行挑戰。
.對於普羅高菲夫來說,或許他的運氣不佳,他不像史特拉汶斯基在歐美有很好的聲譽和成就,又遇到蘇維埃統治下的種種干涉。不然,我們不禁會期待,以他音樂中那種敏捷、具有衝勁的特色,究竟還會為二十世紀的樂壇衝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諷刺的是,普羅高菲夫於1953年去世,而同一天,造成他苦難的史達林也過世(僅僅相差三個小時),就當俄國都在為史達林哀悼的時候,普羅高菲夫的墓前,連一朵花都沒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北涂玟棋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