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一個馬勒極富"盛名"的一首曲子
第五號交響曲 的 第五樂章
先大致解說此首交響曲的背景 升c小調
馬勒在1901年開始創作
這期間遇到他的愛妻
也快速的歩入禮堂和第一個孩子誕生
在1904年在馬勒親自指揮下
於克倫首演
而這首交響曲創作極為不順![](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w.yimg.com/i/tw/blog/smiley/17.gif)
第五號交響曲 的 第五樂章
先大致解說此首交響曲的背景 升c小調
馬勒在1901年開始創作
這期間遇到他的愛妻
也快速的歩入禮堂和第一個孩子誕生
在1904年在馬勒親自指揮下
於克倫首演
而這首交響曲創作極為不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w.yimg.com/i/tw/blog/smiley/17.gif)
終其一生都不斷修改直至1911年去世前三個月
而他曾說~~
"我已經完成我的第五號,幾乎擁有完整的管絃樂法,
我無法了解為何還犯如此多錯誤,像新手一樣"
這首交響曲真的有許多創新的手法~~對位風格
因為此時期
馬勒相當深入的研究巴哈的複音音樂![](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w.yimg.com/i/tw/blog/smiley/7.gif)
寫作艱深的賦格.卡農.對位式變奏
所以當演出時
被批評對對位式的處理太過複雜
各聲部不易被聽到
所以一直不斷的修改的馬勒
不過他保留了大編製的管絃樂
木管除了留長笛4把
其他皆為3把
6支法國號.4支小號.3支伸縮號與低音號.定音鼓與打擊群
馬勒前四首交響曲都跟他的聲樂作品"兒童的魔法號角"有關
第5到第7首交響曲則是純器樂型式
這首交響曲和第二號相同是由"送葬進行曲"作為開頭
但是此首結束在樂觀的情緒中
而第五號交響曲有五個樂章...分為3組
第一部分
第一樂章~~送葬進行曲..行板..
第二樂章~~ a小調.暴風般激烈
第二部分
第三樂章~~D大調 強而有力不太快的詼諧曲
第三部分
第四樂章~~F大調 稍慢板
第五樂章~~D大調終曲的輪旋曲
而他曾說~~
"我已經完成我的第五號,幾乎擁有完整的管絃樂法,
我無法了解為何還犯如此多錯誤,像新手一樣"
這首交響曲真的有許多創新的手法~~對位風格
因為此時期
馬勒相當深入的研究巴哈的複音音樂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w.yimg.com/i/tw/blog/smiley/7.gif)
寫作艱深的賦格.卡農.對位式變奏
所以當演出時
被批評對對位式的處理太過複雜
各聲部不易被聽到
所以一直不斷的修改的馬勒
不過他保留了大編製的管絃樂
木管除了留長笛4把
其他皆為3把
6支法國號.4支小號.3支伸縮號與低音號.定音鼓與打擊群
馬勒前四首交響曲都跟他的聲樂作品"兒童的魔法號角"有關
第5到第7首交響曲則是純器樂型式
這首交響曲和第二號相同是由"送葬進行曲"作為開頭
但是此首結束在樂觀的情緒中
而第五號交響曲有五個樂章...分為3組
第一部分
第一樂章~~送葬進行曲..行板..
第二樂章~~ a小調.暴風般激烈
第二部分
第三樂章~~D大調 強而有力不太快的詼諧曲
第三部分
第四樂章~~F大調 稍慢板
第五樂章~~D大調終曲的輪旋曲
但真正使它一舉成名的因素
恐怕應是1970年義大利名電影導演以德國作家湯瑪斯曼(Thomas Mann)小說”魂斷威尼斯”![](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w.yimg.com/i/tw/blog/smiley/7.gif)
取用此一稍慢板樂章為電影中的配樂所致
這部電影在配樂的引用及劇情上的改編
使一些人遐想與馬勒相識的湯瑪斯曼~~
是否真的就是以1911年去世的馬勒為其1912年寫作”魂斷威尼斯”主人翁的藍本
由豎琴和弦樂的分散和絃開始
第一小提琴奏出夜曲風的歌謠形式
而此主題綿延在整個樂章中幾乎心碎的感覺
其他絃樂器則配以對位式曲調
中段主題仍然由第一小提琴主奏
第三段原主題又再度出現 但逐漸下降
變成最弱奏的第三音為終止 (通常終止都由根音~也就是某調主和絃的最低音結束)
而接到終樂章
恐怕應是1970年義大利名電影導演以德國作家湯瑪斯曼(Thomas Mann)小說”魂斷威尼斯”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w.yimg.com/i/tw/blog/smiley/7.gif)
取用此一稍慢板樂章為電影中的配樂所致
這部電影在配樂的引用及劇情上的改編
使一些人遐想與馬勒相識的湯瑪斯曼~~
是否真的就是以1911年去世的馬勒為其1912年寫作”魂斷威尼斯”主人翁的藍本
由豎琴和弦樂的分散和絃開始
第一小提琴奏出夜曲風的歌謠形式
而此主題綿延在整個樂章中幾乎心碎的感覺
其他絃樂器則配以對位式曲調
中段主題仍然由第一小提琴主奏
第三段原主題又再度出現 但逐漸下降
變成最弱奏的第三音為終止 (通常終止都由根音~也就是某調主和絃的最低音結束)
而接到終樂章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ginza.questina.sanrio.jp/imgs/questina/b/line17.gif&width=423&height=41)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