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用腦部處理語言的部份來處理他們所聽到的音樂。
根據核磁共振造影的結果顯示,專業的音樂家比起一般人用較多左半部的腦來處理他們所聽到的音樂,這個結果暗示他們可能把音樂當成一種語言來處理。
當對28位受試者撥放巴哈的義大利協奏曲時,所有受試者的腦部負責處理聽覺的部分(planum temporale) 都有反應。不過一般人的反應集中在右邊而專業音樂家的反應大多集中在左邊。這種明顯的左腦反映在那些從小便接受音樂訓練的人身上出現的最明顯,對絕對音準的反應也一樣(絕對音準是一種不需外在輔助便能夠分辨正確音高的能力)。
位於東京的Takashi Ohnishi教授也是這計畫的主持人表示,音樂的訓練會對兒童腦部的發育造成影響,而他們的研究顯示絕對音準主要是靠後天訓練而來。
一般認為左半部的planum temporale 是用來處理語言的部分。雖然絕對音準是一個音明對應到一個音高的能力,但是科學家想不董為什麼音樂家的腦會這麼大量的利用處理語言的部份來處理音樂。
波士頓的一位神經學家Gottfried Schlaug表示最簡單的理由就是因為我們把音高跟音名一起記下來,可能在我們腦部還不知道的部分有著一種共同處理語言跟音樂的機制。這也或許可以說明作曲家常常會在想不出要寫下什麼音樂的時候會表示"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原始論文
Ohnishi, T. et al.Functional anatomy of musical perception in musicians. Cerebral Cortex, 11, 754 - 760, (2001).
參考來源:
本文版權聲明與轉載授權資訊:
- 本文採用書面授權轉載模式,詳細著作權聲明與轉載規定請見 http://sciscape.org/copyright.php。
留言列表